首页 > 常识 >

聊聊古钱币真假鉴定技巧和方法

2024-11-06 10:33:44

古钱币是指在古代曾被各国使用的所有货币,现在已无法在市面上流通。由于古钱币不再发行,存量稀少,加上它们与古代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对于研究各国的经济史、外交史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考古价值。古钱币的种类多样,包括黄金货币、实物货币、白银货币、纸币、铅质货币和铁质货币等。

商周时期就有黄金货币的记载,秦、西汉都一直沿用黄金币,东汉时黄金大为减少,黄金的法定货币地位便失去了,又因为黄金价值的上涨,黄金的储藏功能便增加了,多数黄金被制作成各种艺术品。

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而最初的交易媒介是实物货币。在殷周时期,除了称量的铜币外,还有很多实物货币:农具、珠玉、布帛、龟甲等,当然主要是贝。除了贝之外,还有一些仿贝物品,比如骨、石、金、陶等。

古钱币是有价值的,有的甚至价值连城,为此一些人就开始制售赝品,收藏市场可以说是鱼目混珠,为此古钱币真假鉴定不可小觑。电影电视都有保护中华的传统文化,和一些不法分子斗智斗勇藏家们的镜头,为了中华古董不被践踏宁愿牺牲自己,保护珍品。为此今天咱们就详细聊聊古钱币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古钱币真假鉴定技巧和方法

1. 水洗法将被测试的钱币放入清水中,数日后取出,附着在钱币上的泥土、油污、浮锈便会脱落。假币上的作伪之处,也很容易发现。

2. 探针法对于北测试钱币的局部存疑之处,可以用缝衣针等物进行试探性刺挑。古钱的真锈,附着力强,坚硬,把缝衣针针尖头向下竖直下压,放手后,钢针会倒下去。而假币的锈具有轻微弹性,钢针不易倒下。

3. 摩擦法将锈色满身的钱币的边道,在水泥地上或者在细砂纸上摩擦几下,观察其露出的铜色与同时代钱币的铜色是否相符。若是拼合而成的钱币,摩擦后有可能露出拼合的缝隙。

4. 酸验法结锈严重的钱币,用食用酸醋泡一段时间,或者是用稀释后的盐酸进行局部点验,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用,除去钱锈,查明真伪。但有伤钱体,需慎重。

5. 形制鉴别从形制上兼备古钱币的真伪,即是从造型机构、铸造工艺、币材成分和钱文上去做一一鉴定。看一枚古钱币与其时代特征差异的大小,差别过大,就要注意是否伪品。

6. 字迹模糊真假分辨假币的字迹一般模糊,而真币使用时间长了,经过长期磨损,字迹也会变得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靠参照钱体铜质磨损情况来看。真币出现字迹模糊,通常是大面积的,同时,钱体也会受到很大的磨损,即字迹的模糊程度与钱体的磨损是同步的,而假币通常是钱体完整,铜质较新,字迹却模糊不清。

7. 声音辨别古钱币因年代久远,铜质氧化,尽脱新铜的火气,敲之声音深厚暗哑,纯正,没有转音。新铸的价钱,有火气,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并伴有转音。

8. 气味辨别古钱币真品由于长期埋入地下,生有锈色,出土时会带有一股纯正的泥土香味,没有别地异味。而假钱带有伪造的锈色,有刺鼻的胶水味、松香味、生漆味等怪味。

9. 重量辨别古钱币真品用料讲究,铜质细腻,因年代久远,内部成分发生变化,重量会大为减轻,而伪币使用的铜质粗劣,较为厚重。

10. 翻铸法伪造使用母钱或文字轮廓较为清楚的流通钱币做模型进行翻砂。多以真钱做模或采用质地较软的木质、石质、骨质雕成某种古钱的模型来翻砂。翻铸法伪造的钱,较为粗糙,文字、轮廓与真钱差异较大。

11. 改刻法伪造改刻法育两种方法:一是选择同时代前提较厚的钱,磨去面背原有的文字、改刻成稀见珍品。另一种是选择钱文模糊地钱币,添刻文字或星月文,标新立异。

12. 挖补法伪造将普通古钱面文某一个关键字或全部挖去,在使用化学材料伪造所需钱文补贴上,而成为稀见品。

13. 拼合法伪造将两枚大小相同的钱背磨薄,拼合在一起,合成一枚错版币,或两面有字的合背钱。

14. 看品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

15. 观锈色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

16. 看铸造工艺古钱币分内双面铸造和内外铸造两种形式,内双面铸造比较容易在正、反面形象上分辨真伪;内外铸造则需要从边上的铸造工艺中进行鉴定。

17. 看工艺细节鉴定古钱币真伪,还要从版别、文字、纹饰、图案、年号、背面记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