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员工除名哪些行为

2025-01-13 00:17:00

员工被除名通常是因为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并且这些行为在经过教育和行政处分后仍然无效。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员工被除名的行为:

严重违犯劳动纪律:

例如,影响生产、工作秩序,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等。

服务态度问题:

如经常与顾客吵架或损害消费者利益。

不服从正常调动:

员工拒绝接受公司的正常工作安排。

违法行为:

包括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等,但不构成刑事处分。

打架斗殴:

无理取闹,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其他严重错误:

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影响公司运营或形象。

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

经批评教育无效,旷工时间超过法定期限,如连续旷工超过十五天或一年以内累计旷工超过三十天。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例如,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其他违法乱纪行为:

如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需要注意的是,除名必须依法进行,并且企业需要征求工会意见并报相关部门备案。被除名的员工可能会面临失去工作、待业等后果,因此在采取除名措施时应谨慎并确保合法合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