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强化“五个意识”建支点④

2025-04-10 11:55:00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支点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加快建成支点,必须强化为民意识,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建成支点,是包含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方面都连通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在要求。聚焦支点建设发力,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做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谋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让支点建设成果更普惠共享、可感可及。

定位更高了,标准更高了,要求更高了,意味着担子更重了,任务更多了,压力更大了。

在“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发展目标下,只有时时从“人民是否需要”的视角去审视,常常用“人民是否满意”的标尺去丈量,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在加快建成支点的过程中,必须用民生底色擦亮高质量发展成色,把握“合民意、质量好、可实施、可持续”原则,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持续抓好十大类民生项目,用心用情解决好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加快建成支点,必须把安全工作贯穿到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持续抓好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风险处置,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发现、化解、反馈机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百姓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强不强。

强化为民意识,就要对群众倾注感情、满怀激情、付出真情,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保持亲密的“鱼水”关系,始终把发展责任扛在肩上,始终把担当实干落在脚下,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不断夯实民生之基,提升发展温度,擦亮价值底色。

策划:查昭、吴康安

统筹:王会

编辑:徐璇、李琛

设计: 李砚青、李珞珈(实习生)

文字来源:湖北日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