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首个全域开放标杆 深圳宝安:每年≥100个创新场景

2025-04-10 20:2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深圳又一区推出支持创新创业新招,这次瞄准“场景”。

4月10日,深圳宝安区召开“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主题新闻发布会。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会上获悉,宝安区将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2025年起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目标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据悉,宝安区首批将围绕低空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区打造标杆示范。如在低空方面,该区已建成全国首个载人无人机城市运营中心,拥有121个起降点、137条航线,未来将扩展至智能配送、应急救援、eVTOL通勤等场景;医疗方面,将上线“宝医数智”医疗大模型,覆盖9家医院、220家社康,惠及近500万居民。

场景先行,产业空间、资金、人才等要素也同步配齐。会上介绍,面向AI、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产业领域,宝安区将推出2万平方米“零租”空间;发挥耐心资本作用,该区已成功落地2只种子基金,存续期长达15年;深入实施“凤凰英才”“卓越工程师”计划,目标引进各类人才2万名以上。

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场景

近日,宝安企业兆威机电(003021.SZ)官宣拟赴港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近两年,兆威机电持续加码机器人灵巧手研发,另一面,宝安区也为其对接了落地场景。如在深圳机场国际货站开展货物分拣的实测验证,分拣效率提升42%。

“传统补贴模式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我们转向开放场景资源,为企业提供新技术首试、新产品首用的‘试验场’。” 宝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凌云介绍道。

通过市区联动,宝安区陆续开放了机场货运、海滨广场、低空飞行等场景。王凌云表示,2025年起,宝安区每年将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助力企业在宝安首发、首秀、首展。

首批,宝安区将聚焦“低空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三大领域打造标杆示范。

其中,在低空应用方面,宝安区已建成全国首个载人无人机城市运营中心,拥有121个起降点、137条航线,完成载货飞行25.8万架次,未来将扩展至智能配送、应急救援、eVTOL通勤等场景。

智能制造方面,将依托宝安“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体系(注: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仪器和智能终端、海洋、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低空经济与空天、网络与通信),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场景创新,并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加快 “智改数转”,打造一批领航级、卓越级“智能工厂”,支持创维、影石、洲明科技等一批创新产品获得推广应用。

智慧城区方面,宝安区将上线“宝医数智”医疗大模型,覆盖9家医院、220家社康,实现24小时在线的AI辅助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60个场景应用,惠及近500万居民。

“应用场景创新离不开供需的精准对接。” 王凌云表示,政府开放清单将坚持“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依托宝安丰富的海、陆、空等自然资源,围绕市政道路、公园绿地、主题景区等公共空间资源,定期梳理发布一批场景清单。

推出超百万平优质空间

作为深圳工业大区、产业强区,宝安重点布局“17+2”产业集群,产业门类齐全、集聚度高,不同产业对办公场地、厂房等提出了定制化的要求。

发布会上,宝安区公共物业管理局局长马东介绍道,该区构建了“普惠+定制”产业空间供给体系,分类分级保障创新创业团队和各类企业的空间需求。宝安区现有工业厂房、研发用房、商业办公、仓储物流四类产业空间近1亿平方米,将围绕不同的产业定位,推出超百万平方米低成本、高品质、定制化空间。

例如,面向AI、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领域,宝安区将在海纳百川大厦、雪花科创城、汇智研发中心等政府和国企园区推出2万平方米“零租”空间,通过遴选入驻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享2年免租优惠;鼓励深业U中心、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创新智慧港等园区打造2.3万平方米“极客智造”、“无忧空间”,入驻初创团队可享3-12个月免租优惠。

面向软件、互联网、数据文娱产业,宝安区将在前海科兴科学城、稻兴环球科创中心等园区,推出8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空间,入驻企业可享首年免租、后续两年3-7折租金优惠。

面向低空经济产业,该区则在大铲湾、燕罗两个低空经济产业园,推出4.8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空间,新引进的规上企业可享3折租金优惠、规下企业享5折租金优惠。

此外,宝安区还将推出41.83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新建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中粮大悦城商业中心、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等优质园区,提供46.5万平方米可定制产业空间,满足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

双种子基金投“更早更小”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鼓励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在这方面,宝安区财政局局长李烨华介绍道,由宝安区政府全额出资的宝安区引导基金,目前已参与设立了23只子基金,联动形成超千亿规模产业基金集群,投资阶段覆盖种子期、天使期、早中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并重点投向“视半工备、海陆空网”等重点集群。截至目前,宝安区引导基金投资覆盖区内企业超百家,其中直接投资的企业成功上市5家。

尤在扶持初创企业方面,目前深圳全市设立了3只种子基金,宝安区落地2只,分别为深创投红土种子基金、同创智享种子基金,将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投资孵化“更早、更小、更前沿”创新技术。

具体来看,红土种子基金由深创投联合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宝安区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3亿元,整体存续期限15年,将重点布局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

同创智享种子基金总规模2亿元,由同创伟业联合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宝安区引导基金及前海引导基金共同设立,将重点投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