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4月15日,根据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投诉。根据投诉信息,2025年04月01日,消费者唐**(手机尾号 5269,用户ID ****0195)反映其于2025年04月01日通过现场购买药品。可能存在质量->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
2025-04-15 14:32:00 0
最近,有电商平台宣布全平台启动AI假图治理,直言AI造假已经成为劣质商家、商品的帮凶,损害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利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卖家秀”不可轻信,AI造假还出现在“买家秀”中;不仅“买家秀”“卖家秀”图片可能经AI加持后被美化,直播、视频展示的“卖家秀”“买家秀”也有水分。
不少电商平台上,AI造假现象随处可见。在产品介绍环节,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图片。许是不分造假商家“技艺不精”,稍微仔细检查一下,就能发现端倪——
不同商家使用同一个“AI模特”进行“卖家秀”,模特的姿势表情一模一样,甚至因为修图不仔细,有的模特出现了缺胳膊少腿的情况;
AI造假“卖家秀”里的模特(大概率由AI生成)表情、姿态一模一样。
表情姿态一模一样的模特,出现了缺胳膊少腿现象。(图源:电商平台披露的AI造假图)
在AI生成的“卖家秀”背景中,出现了很多有违生活常识的细节,包括无法识别的字体、与模特穿着相矛盾的季节特征等等。
AI生成的“卖家秀”中会有很多违反常识的细节。(图源:电商平台披露的AI造假图)
随着AI技术的升级换代,短视频、直播间讲解的造假现象也不罕见。部分采用录播的“视频讲解”使用经过技术调整后的视频蒙骗消费者;直播卖家则利用拍摄软件的实时美化功能,在直播间里叫卖经过软件修饰后的商品。
AI造假视频中,也能找到相似的瑕疵。例如,某卖家在展示一款声称消费者穿上后能立马变成“小腰精”的收腹裤时,视频画面出现了多次卡顿。经辨认,原来是因剪辑出现的画面不连贯,“小腰精”是经技术处理后的画面。
更值得警惕的是,本来能为消费者提供参考的“买家秀”也出现了AI造假的痕迹。在部分商品的评论区,有不少内容类似的“买家秀”;或者不同商家销售同样的商品,结果在各自的评价区也出现了画面相同的“买家秀”。
比如,在一家服饰店铺的评价区,有很多“买家”展示了身着某款服饰的照片。虽然发帖者都隐去了面部等辨别度较高的细节,但经过比对,拍摄姿势、商品展示方式乃至拍摄背景非常类似,不排除是AI批量生成“买家秀”后,卖家进行刷单评论的结果。
有些“买家秀”看似由不同用户发布,但细节惊人相似,有的甚至直接截取“卖家秀”而成。(图源:电商平台评价区)
再如,在一款粉底液的评价区,有多张照片显示“消费者”使用产品后肌肤状态完美,妆容持久服帖。但同时搜索其它粉底液的评论区,会发现有大量相同的“买家秀”照片。
面对这些充满造假痕迹的“卖家秀”或“买家秀”,真正的消费者很可能遭遇“货不对板”。
以上种种,无疑为喜欢上网、上直播间“买买买”的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卖家秀”不可轻信,“买家秀”也不能全信。
【辟谣快评】电商生态遭遇AI造假挑战,怎么办?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毫无疑问,AI造假的出现,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基于虚假图片或虚构视频做出购买决策后,往往会收到与预期相差甚远的商品,不仅浪费金钱,还影响购物体验。
更重要的是,AI造假同时出现在“卖家秀”和“买家秀”中,说明电商生态正在遭遇新挑战——AI假图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那些诚信经营、使用真实图片展示商品的商家,以及发布真实消费评价的消费者,都可能因为AI假图商家的不正当竞争而处于劣势。
以服装电商领域为例,一些原创设计品牌用心拍摄真实的服装展示图,如实展现服装的材质、版型和细节。可由于“卖家秀”不够完美,销量可能比不过那些使用AI假图夸大宣传的商家。
在电商生态的消费者评价环节,那些如实评价商品质量的消费者声音,很可能被AI批量生成的正面“买家秀”所淹没,让其他消费者无所适从。
“卖家秀”和“买家秀”同时有假的现象,最终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整个电商生态环境。
面对千万级的电商商家和海量的“卖家秀”“买家秀”,显然无法靠人工识别AI造假。用“魔法”打败“魔法”成为必选之路。
一方面,应当用技术帮助消费者识别那些涉假“卖家秀”。
比如,可以根据“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不存在场景导致商品失真”“抠图贴图感明显失真”等AI假图典型场景,设定识别算法,为平台上线识别大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等举措,提高针对AI造假的效率。
再如,可以引入区块链技术,对商品图片进行版权存证。当商家上传原始拍摄素材后,平台植入AI数字水印,可在不破坏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嵌入不可见标识,避免被其他商家盗用、篡改。
另一方面,不能放过“买家秀”造假行为,而是要严厉打击刷单、刷好评、AI买家秀、货不对板等现象。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治理AI假图、假视频只是打假工作的一部分,更需要的是全方位打假——不仅关注产品介绍和用户评价的真实性,也要对平台上、直播间里的商品质量、商家营销等进行严格把控,叫停虚假促销、刷单等行为。同时,要赋予真实“买家秀”更大的权重,从而帮助其他消费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商品,做出正确的决策。
原标题:《警惕!电商平台和直播间的“卖家秀”不可轻信,“买家秀”也有问题》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任翀
相关推荐
来源:金融界网站4月15日,根据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投诉。根据投诉信息,2025年04月01日,消费者唐**(手机尾号 5269,用户ID ****0195)反映其于2025年04月01日通过现场购买药品。可能存在质量->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
2025-04-15 14:32:00 0
本报记者 钟楚涵 蒋政 上海报道2024年财报显示,欧莱雅全球销售额为43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73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在北亚地区,皮肤科学美容部实现两位数增长;专业美发产品部跑赢市场。 在近日的2024/2025 欧莱雅发展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及高档化妆品部总经理马
2025-04-14 16:20:00 0
4月1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苏宁易购(002024)获悉,为积极响应商务部“内外贸一体化”政策号召,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公司启动“外贸优品振兴计划”。依托全场景零售生态、数字化运营能力及智慧供应链体系,苏宁易购将通过极速入驻通道、流量资源倾斜、反向定制支持等举措,为外贸企业提供从入驻到销
2025-04-13 11:32:00 0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消息。记者4月11日向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核实,这些关于数字人民币的消息都是谣言,公众要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记者了解到,近期有不法分子一边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数字人民币银行即将挂牌”的虚假消息
2025-04-12 09:25:00 0
IT之家 4 月 11 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今日报道,近期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数据平台团队将有较大变动,原负责人罗旋将离职。对此,知情人士表示,罗旋半年前已因为个人原因休假,网传“数据 BP 可能会拆分至业务中”为假消息。公开资料显示,字节跳动数据平台团队对内支持字节绝大多数业务线,对外提供火山引
2025-04-11 13:5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