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和社区,有一位深受居民信赖和爱戴的医务工作者,她就是永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郑洁。自2006年卫生服务站成立起,郑洁便担任站长一职,多年来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社区2000余户、6000多居民的健康。悉心指导居民用药“大叔,这次血压还可以,药量稍微调整一下。”“这个药,您回去后一天吃1次,一次1片。”
2025-04-15 19:44:00 0
在生活的烟火气里,豆腐可是个常见又特别的存在。菜市场里,它白白嫩嫩地躺在摊位上,散发着质朴的气息;家庭餐桌上,它以各种姿态出现,或嫩滑爽口,或鲜香入味。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这看似普通的豆腐,为啥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故事得从老李说起,老李这些年被高血糖、高血压折腾得够呛,身体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时不时出点小毛病。偶然间,他听闻豆腐对老年人健康有益,正好自己需要控制饮食,就想着试试。从此,每天一盘豆腐成了他餐桌上的 “常客”,风雨无阻。大半年后,老李去医院复查,奇迹发生了!原本像脱缰野马般的血压,如今稳稳当当;一直居高不下的血糖,也降了不少。医生都惊讶不已,详细询问老李的生活情况后,直言豆腐在其中立了大功。这可把老李乐坏了,也让更多人对豆腐的神奇功效充满好奇。
一、豆腐与日本人长寿的奇妙关联
在日本,豆腐可是饮食文化里的 “明星” 食材,地位举足轻重。走在日本的街头巷尾,你能看到各种以豆腐为原料的美食,从精致的豆腐料理到日常的豆腐汤,无处不在。为啥说日本人长寿和豆腐饮食摄入关系密切呢?
豆腐的营养价值堪称丰富。它富含优质蛋白,就像身体的 “建筑材料”,助力身体组织的修复与生长。除了蛋白,钙、镁、铁、维生素 B 族等营养成分也毫不逊色。钙,那可是骨骼的 “坚强后盾”,让骨头硬朗有劲儿;镁参与身体多种酶的活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铁为造血 “添砖加瓦”,预防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B 族则像一群勤劳的 “小助手”,助力身体新陈代谢。
有研究表明,每天吃上 100 - 200 克豆腐,好处多多。它能像个 “健康卫士”,有效降低肥胖、心血管、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风险。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它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就像给身体的血糖调节系统做了一次 “保养”,预防心血管疾病。
哈佛大学孙祺教授团队还做过一项研究,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他们收集分析了 48762 名健康参与者的蛋白质摄入情况,结果发现,中年时摄入植物性蛋白多的人,晚年保持健康的几率比摄入少的人高 46%。而且,每天多吃 10 克植物性蛋白,健康到老的几率能增加 30%,慢性病、心脑健康危机的几率也更低。而豆腐,就是植物性蛋白的优质来源之一。
二、常吃豆腐的诸多益处
豆腐凭借其丰富口感和养生功效,收获了一大批 “粉丝”。
(一)降低心脏病风险
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员发现,豆腐和心脏病风险之间有着奇妙联系。调查显示,每周吃 1 次以上豆腐的人,比不吃豆腐的人,心脏病发病风险降低了 18%。这一效果在停经前或更年期的女性身上更为显著。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在起作用,它像个忠诚的 “卫士”,保护着冠状动脉。想象一下,冠状动脉就像给心脏供血的 “高速公路”,大豆异黄酮让这条 “公路” 畅通无阻,心脏自然能更好地工作。
(二)延缓大脑衰老
豆腐里的卵磷脂、omega - 3 脂肪酸,对维持脑细胞健康至关重要。卵磷脂能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乙酰胆碱可是大脑思维和记忆力的 “好朋友”。就好比给大脑的 “记忆仓库” 添砖加瓦,预防老年人痴呆风险。对于老年人来说,多吃豆腐,让大脑保持活力,生活更有质量。
(三)促进牙齿、骨骼发育
豆腐中的钙质丰富得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每天至少摄入 800 - 1000 毫克的钙来满足身体营养需要。钙是牙齿和骨骼发育的 “基石”,缺钙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比如骨质疏松、牙齿松动等。常吃豆腐,给牙齿和骨骼提供充足的钙,让它们更强壮。
三、打破谣言:为豆腐 “正名”
近年来,关于豆腐的负面言论层出不穷,可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呢?
(一)吃豆腐易患肾结石?纯属无稽之谈!
有人说吃豆腐容易得肾结石,理由是豆腐含草酸,而草酸是肾结石的诱发因素之一。但实际上,大豆里不仅有草酸,还有钙。在身体这个 “大工厂” 里,草酸和钙一相遇,就会生成草酸钙,然后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且,豆腐经过多重加工,草酸含量已经非常低。人体摄入这点低含量的草酸,完全可以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不会大量滞留,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吃豆腐会引发肾结石。
(二)吃豆腐会刺激糖尿病?毫无科学依据!
糖尿病的发生受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吃豆腐没啥关系。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吃豆腐会引发糖尿病。与其担心豆腐,日常饮食中对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把控才更重要。毕竟,过多的糖和碳水进入身体,会给血糖调节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三)吃豆腐会变娘得癌?大错特错!
有人说豆腐中的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会让男性变 “娘”,女性增加乳腺癌风险。但植物雌激素和真正的雌激素可不是一回事。男性即便摄入大豆异黄酮,也不会影响自身性别特征。《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一项针对 30 万女性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指出,大豆摄入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每日多吃 10mg 大豆异黄酮,还能降低 3% 的乳腺癌发生率,对女性健康有益无害。
四、这三种豆腐,千万不能吃!
豆腐虽好,但不是所有豆腐都能放心吃。
(一)发酸的豆腐:变质的危险信号
豆腐发酸,意味着它已经变质了。此时,豆腐内部细菌大量繁殖,蛋白质开始分解,散发出异味。可别以为加热煮熟就能消灭隐患,吃了这种豆腐,轻的会消化不良,肚子里翻江倒海;重的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上吐下泻,十分难受。所以,买豆腐时要选新鲜日期的,即买即用,别过度冷藏。
(二)黏手的豆腐:细菌滋生的 “温床”
豆腐出现黏腻感,说明细菌正在里面 “狂欢”,开始腐败了。即便表面看起来没啥异常,吃了也容易肠胃不适。买回来的豆腐,可以轻轻触摸表面,新鲜的豆腐湿润但不黏手,要是黏手,那就得小心了。
(三)发白的豆腐:警惕漂白剂的危害
很多人觉得豆腐就该雪白透亮,其实不然。太白的豆腐可能加了漂白剂。正常豆腐颜色应该是乳白或略微发黄的。长期吃这种含化学成分的豆腐,会给肝脏、肾脏增加负担,就像让它们背负了额外的 “重担”,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说,选购豆腐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买到有潜在变质风险的豆腐,毕竟饮食健康关乎自己的身体,可不能马虎。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推荐
在永和社区,有一位深受居民信赖和爱戴的医务工作者,她就是永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郑洁。自2006年卫生服务站成立起,郑洁便担任站长一职,多年来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社区2000余户、6000多居民的健康。悉心指导居民用药“大叔,这次血压还可以,药量稍微调整一下。”“这个药,您回去后一天吃1次,一次1片。”
2025-04-15 19:44:00 0
针对长期伏案久坐办公或学习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不畅,《柴云龙健康小课堂》本期推出“捶胆经”动作。示范者:太极拳世界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柴云龙
2025-04-14 11:02:00 0
今天是4月14日,星期一,早安。阳光穿透树叶的缝隙,也能照亮树底的草地。你努力生活的样子,就像晨光中的尘埃,微小却闪闪发亮。编导:周浩宇后期:周林熙配音:徐果婧
2025-04-14 08:52:00 0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民政等五部门发布《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针对当代儿童突出的肥胖问题,提出到2027年底,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河南多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管理、阳光体育升级计划,守护“小树苗”成长。每天上学前,在鹤壁淇县实验学校
2025-04-12 19:41:00 0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4月10日,北京发布大风橙色预警,这是北京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金融监管局获悉,截止4月12日上午11时,北京辖内财险机构累计受理车险51件、估损122.8万元,农险7件、估损2.5万元,非车非农险43件、估损35.3万元,共计报案101件,累计估
2025-04-12 17:4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