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媒体聚焦丨从业40年的美国大豆农场主:“美中两国的经济需要彼此”

2025-04-25 16:36:00

“美中两国的经济需要彼此,我不知道没有对方将会怎样。”

《纽约时报》旗下播客《每日新闻》近期采访了一位来自艾奥瓦州的美国大豆农场主。这位从业40余年的农场主曾多次到访中国,推广美国的大豆。

她回忆称,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农场工作时,产量过剩正困扰着美国豆农。由于美国市场无法消化这些大豆,而中国对大豆有巨大的需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美国大豆开始越来越多地向中国出口。

这位农场主表示,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当下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她认为,美中两国的经济需要彼此,自己无法想象“没有对方”会怎么样。

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则显示,全球贸易战影响了美国谷物和肉类的出口。

《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注意到,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每周数据,在4月10日至4月17日当周,中国仅从美国购买了 1800 吨大豆,与前一周的72800 吨大豆相去甚远。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表示,如果关税继续实施,市场预计美国农业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会下跌,因为中国需求占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 60%,找到能替代中国的需求也是非常困难的。此外,中国的“缺席”还可能对供应链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美国农业部数据还显示,当周美国仅向中国出口了5800吨猪肉,比中国此前宣布的采购量减少了1.2万吨,与前一周数据相比则下降了72%。

彭博社网站的报道也注意到了1.2万吨这一数据。文章称,随着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猪肉进口国转向巴西等国,美国猪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会下降。

《经济学人》杂志网站的报道注意到,中国从美国进口最多的是大宗农产品,而农产品是容易被取代的,因为“豆子就是豆子”。

文章称,数据显示,特朗普首个任期之初的2017年,中国进口的大豆中有40%来自美国,而现在这一比例仅为18%。其他大宗农产品也是如此,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没有进口任何来自美国的小麦或是液化天然气,而去年美国小麦和液化天然气占中国进口量的比重分别为17%和5%。此外,文章注意到,北京的西餐馆已转而用澳大利亚牛肉替代美国牛肉。

编译丨朱宛玲

签审丨苑听雷 康炘冬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