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泼水节全民狂欢的热潮中,昆明热雪奇迹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号召,以“泼雪”创意联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将于5月1日至5月5日举办“五一泼雪动漫嘉年华”。活动深度融合冰雪运动、民族文化与青年潮流文化,打造西南地区冰雪经济新标杆,为春城注入“冷资源热能量”,同时成为“旅居云南”战略
2025-04-18 15:11:00 0
掌上春城讯 日前,来自宁夏的旅游博主“阿球”在自媒体上分享自己眼中的昆明:“都说昆明的浪漫,鲜花占一半。一到春天,街头巷尾都被绚丽多彩的鲜花包围,茶花、杜鹃花、樱花、蓝花楹、郁金香、三角梅、海棠花……还有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斗南!”
和“阿球”一样对昆明赞不绝口的旅游博主还有很多,有的已经定居昆明。广东人张利忠16年前首次踏足昆明,便被这里宜人的气候吸引,2024年初他决定留在昆明,在五华区母格村投资了一个小院。“我现在可以说是母格村的新村民了。把这个项目建好后,我会动员我的老乡过来度假。”张利忠说。
气候宜人 春城迷人
来自四川的旅游博主“美樱”在自媒体上表示:“昆明的气候,无疑是它最大的魅力之一。这儿每天都能感受到暖和的阳光,这种气候对一直住在成都的我来说,绝对是一种新的感受。”
“退休后,我和老伴决定寻找一个气候宜人、生活节奏慢的地方安度晚年。经过一番考察,我们选择了昆明。”哈尔滨旅游博主“载着风去旅行”在网络上分享的文章里说,从冰天雪地的北方来到四季如春的“春城”,感觉每一天都很新鲜。
2024年7月,姜积任放弃深圳的高薪工作,将在昆明的旅居生活作为他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出发点。10年前,他曾到翠湖和西山游览,10年后故地重游,对昆明的自然环境依然倾心。“作为旅居地,昆明的气候环境、生活成本等综合优势非常突出。”他说。
目前,昆明有A级景区40个,5星级或达5星级标准的高品质酒店32家,国家丙级旅游民宿26家,甲级、乙级旅游民宿各1家;全市有1136万亩天然林和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5.85万株古树名木,分布在城区、寺院、古老村庄;有历史文化街区3个、历史地段7个、历史建筑79处,国家级传统村落20个,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89项(692处),注册备案博物馆40家……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生活方式,让旅居昆明的吸引力无限放大。
生态养人 服务留人
环境优美、生活便利,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这是旅居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昆明目前正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吃、住、娱等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康养旅游社区圈层文化,为不同需求的康养旅游人群提供特色产品,促进“文旅+康养+旅居”产业融合发展。
一个城市的发展,核心要素是人。当前,昆明正全力做好引进人、留住人的工作,着力解决“安居”“乐业”“宜居”和公共服务问题,让在昆明生活的人住得好、过得安、有奔头。
2024年,云南首个“数字游民”人才驿站在安宁市BCC美丽(龙山)“数字游民”中心揭牌。自当年6月运营以来,这里已有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等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一线城市的近百名“数字旅居者”入住。
同时,昆明持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其中,五华区正通过建筑风貌、市容环境、道路交通整治等措施,推动翠湖片区、昆明老街片区、南强历史街区整体联动,提升片区文化旅游品质,打造体验式文化旅游新业态,建设昆明“文化CBD”。
昆明拥有低纬度高海拔的独特魅力,这也造就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盘龙区、晋宁区、安宁市、石林县、宜良县等已创建为“中国天然氧吧”,嵩明县白云小镇也入围“中国天然氧吧”打卡目的地,为春城昆明增添了别样注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老年人来此康养,引领“候鸟式”康养的潮流。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书勇
责编:苏昊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相关推荐
在云南泼水节全民狂欢的热潮中,昆明热雪奇迹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号召,以“泼雪”创意联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将于5月1日至5月5日举办“五一泼雪动漫嘉年华”。活动深度融合冰雪运动、民族文化与青年潮流文化,打造西南地区冰雪经济新标杆,为春城注入“冷资源热能量”,同时成为“旅居云南”战略
2025-04-18 15:11:00 0
【来源:南海网】南海网4月17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三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近日,携程酒店发布《2025五一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三亚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国际化服务,入选“境内酒店热门搜索目的地”与“入境酒店热门目的地”,是海南唯一入选两大榜单的城市,展现出强劲的吸引力。报告数据
2025-04-17 15:47:00 0
南都讯 记者王睦广 2015年4月27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这片发展热土肩负起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先锋使命。今年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十周年,为展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拟通过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10
2025-04-16 13:26:00 0
山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因山而美的村庄如今因路而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供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太行山绵延400多公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偏僻曾是外界对太行山区的普遍印象,但随着规划建设总里程5217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太行文旅资源得以盘活,山区百姓的生活
2025-04-15 17:15:00 0
澎湃新闻记者 郑问从黎平县肇兴侗寨的侗族大歌,到注水后五彩缤纷的从江县加榜梯田,从平塘县大气壮观的“中国天眼”、“天空之桥”,到凭借“一块屏”,让无数游客奔赴“一座城”的越界影院,从充满“老贵阳新调调”气息的青云市集,到繁花斗艳的毕节百里杜鹃,从村寨到城市,从古朴到时尚,从传统到现代,从自然到科技…
2025-04-14 00:0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