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玉门:智慧检疫“云上跑” 养殖服务零时差

2025-04-14 16:22:00

清晨,玉门市柳河镇官庄子村养殖户贾玉泉在羊舍内轻点手机屏幕,通过“甘牧通”APP提交了当日的检疫申报。仅半小时后,镇畜牧站检疫员何黎便带着电子设备来到现场,在确认200只待出栏肉羊的健康状况后,通过移动终端现场出具了电子检疫合格证。“以前要带着材料跑十几公里去镇上办证,现在手机上点几下,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服务,出栏时间实现了当日办结。”贾玉泉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电子检疫证存根。

这是玉门市推进“互联网+检疫”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市畜牧业服务中心通过构建“全程网办、即时响应、精准服务”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动物检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依托“甘牧通”APP,养殖户可即时完成电子身份认证、地理定位标记、动物状态更新等操作,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申报材料,较传统纸质申报精简60%的材料提交量,平均办理时效提升80%。

“指尖办证”开启玉门市养殖户智能新体验。在赤金镇报检点,负责人姜新峰正通过智慧监管平台查看全镇动物流动数据。“系统已对接全市12个乡镇服务站点,养殖户申报信息直达距离最近的检疫人员终端。”姜新峰指着屏幕上的实时定位地图介绍,检疫员可根据系统智能派单,在30分钟内抵达养殖场实施现场检疫,确保“随报随检”服务承诺落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产地检疫申报率、检疫率双双达到100%,累计办理电子检疫证1995份,护航36.5万头(只)畜禽安全流通。

智慧监管体系不仅提升服务效能,更织密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网。在玉门伊汇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每一批进场牲畜的耳标正被智能识别系统扫描,养殖档案、检疫信息来源地等瞬间呈现。“从饲喂记录到屠宰环节,全程数据链完整可溯。”市畜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郇立明表示,通过将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纳入数字化监管,有效降低疫病风险传播,为后续追溯提供可靠依据,全过程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下一步,玉门市将持续推广“甘牧通”系统功能,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推动电子检疫证跨区域落地闭环管理,为打造河西走廊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科技动能。

通讯员 靳娜娜 李国亮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