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和社区,有一位深受居民信赖和爱戴的医务工作者,她就是永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郑洁。自2006年卫生服务站成立起,郑洁便担任站长一职,多年来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社区2000余户、6000多居民的健康。悉心指导居民用药“大叔,这次血压还可以,药量稍微调整一下。”“这个药,您回去后一天吃1次,一次1片。”
2025-04-15 19:44:00 0
“闫阿姨,明后两天有大风,这是我的电话,有事随时联系。”大风来临前,中关村街道包楼社区工作者王迪挨家挨户走访。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风中,一幕幕守护辖区老人的暖心画面正在上演。
未雨绸缪 筑牢安全防线
知春里社区包楼社区工作者王瑶在巡查中发现,有两户居民家护栏上方存在瓦片松动隐患。经现场核查,两户均为特殊群体家庭——一户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一户为空巢老人。于是让同事一起帮忙,社区工作者鲍智勇钻进护栏进行检查,确认存在瓦片脱落风险后,迅速处理消除隐患,并对顶棚结构进行全面检查。“虽然工作危险,但想到老人的安全,一切都值得。”鲍智勇说。
这样的场景在各社区同步上演。自接到大风预警提示后,中关村街道各社区就迅速行动,组建由社区工作者、物业和志愿者组成的联合巡查队,重点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关爱走访。工作人员逐户检查老人家中的安全隐患,提醒防范大风天气,并及时为老人提供帮助。
知西社区应急小队在巡查中发现高层住户防盗窗遮阳板松脱,立即顶着狂风完成加固。“这么重的钢板要是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老人感激地说。
科煦社区针对近期发生的老人摔倒事件,迅速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社区党委书记表示:“我们在每个楼栋都加强了网格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老年活动区域重点监测。”在此次专项排查中,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置了多处高空坠物等安全隐患。
贴心服务 传递城市温度
“阳台的花盆要收好,风大容易掉下去。”黄庄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时,耐心叮嘱老人们做好防风准备。针对独居、空巢老人,社区采取“线上+线下”双重保障:线上通过微信群发送安全提醒,线下入户帮助老人检查门窗、清理阳台杂物,并留下24小时应急电话。“我们帮您把阳台的花盆搬进来了,这几天风大就别往外放了。”工作人员一边整理一边嘱咐道。
面对极端天气,中关村街道各社区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温暖着辖区老人。东里北社区充分发挥邻里互助优势,组织志愿者入户排查屋顶太阳能板等安全隐患。科馨社区提前开展专项清洁日活动,居民们自发参与环境整治,共同消除安全隐患。
最令人感动的是社区工作者的暖心之举。社区工作者王迪特意为患高血压的程阿姨准备了降压的玉米须茶包,挂在老人家门口。社区工作者们的手写卡片、上门走访让服务更有温度。“知道有人惦记,风再大也不怕。”82岁的张奶奶说。
在这场与狂风的较量中,温暖的力量正在守护着城市的“银发族”。“守护老人平安是我们的责任。”王瑶的话道出了所有社区工作者的心声。
来源:北京海淀
作者: 李平
相关推荐
在永和社区,有一位深受居民信赖和爱戴的医务工作者,她就是永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郑洁。自2006年卫生服务站成立起,郑洁便担任站长一职,多年来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社区2000余户、6000多居民的健康。悉心指导居民用药“大叔,这次血压还可以,药量稍微调整一下。”“这个药,您回去后一天吃1次,一次1片。”
2025-04-15 19:44:00 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北京市气象台今天(15日)11时发布的信息,今天北京最高气温达到32摄氏度。气温的急剧飙升,也让飞絮再次飘飞了起来。15日中午时分,天气非常晴热。记者在北京东四环四元桥附近一条小河渠边看到,两侧柳树上正大片大片往下飘落飞絮,密集的时候颇有点“雪花纷飞”的景象。飞絮散落在河面
2025-04-15 18:46:00 0
公共社区和科技园区间,“隐藏”着一所大学的新校区——无需预约,不用刷身份证,没有围墙,更找不到校门。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市民能像逛街一样逛大学。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推动了文化资源共享,也让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校区融入园区社区去年底,位于复旦大学主校区
2025-04-15 12:52:00 0
新华社 北京日落后的正阳门城楼、箭楼和远处的CBD建筑群(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中央气象台14日18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大风强度进一步减弱。此前,中央气象台已先后解除暴雨蓝色预警、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暴雪蓝色预警和沙尘暴蓝色预警。这意味着本轮冷空气带来的大风沙尘雨雪天气趋于结束。本轮
2025-04-15 08:14:00 0
塔什库尔干县气象台2025年4月15日0时6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塔什库尔干县各地将出现7级左右西北阵风,风口风力可达9级左右。请注意防范。(预警信息来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2025-04-15 07:4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