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

2025-04-18 20:14:00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心理健康蓝皮书》),基于全国79家机构、逾17万份样本的调研,揭示了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的多维特征与关键挑战。

总报告《2024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显示,我国成年人的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总体呈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女性抑郁风险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城市人群的焦虑风险显著高于农村人群。研究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已婚人群的抑郁风险最低;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者抑郁风险较高;每周运动频率越高,抑郁风险越低;女性网络购物频率越高,抑郁风险越高。报告指出,心理咨询服务的便利度和满意度与前两年基本持平;国民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在子女教育、情绪调节及心理疾病识别等方面亟待提升。

专题报告《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全国七大地理区域采集的17250人的数据对比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人虽整体情绪健康优于年轻人,但认知功能衰退与消极化趋势显著。报告建议,通过构建积极老龄观的社会支持体系,推动个人心理韧性提升、认知健康干预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优化,破解老龄化社会心理困境,释放我国2.96亿银发群体的人力资本价值。

专题报告《2024年不同人群短视频使用强度与心理健康状况》揭示,青少年日均短视频使用时间超90分钟、大学生近180分钟、成年职业人群近140分钟;高强度使用短视频与抑郁风险、焦虑风险显著相关。报告建议,增强现实人际支持,发展丰富的情绪调节方式。

专题报告《2024年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显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抑郁风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及高年级学生的抑郁风险更高。报告建议,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建设专业队伍、强化家校协同,全面构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