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检察蓝”扮靓母亲河:释法说理入民心,千余亩黄河滩涂由脏乱“菜园子”变绿意公园

2025-04-28 21:13:00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因地处黄河“几字湾”,府谷又被称为黄河“入陕第一县”。府谷县沿黄河而建,境内黄河干流流经区域达108公里。

4月下旬的黄河府谷段岸边,滩涂上的植被刚进入生长期,与河床、沙土相间分布,形成斑块状的绿意。远远望去,清澈的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与大众印象中浑浊的黄色截然不同。

记者了解到,黄河府谷段水清岸绿的生态新貌,离不开当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多年来的治理与守护。4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榆林市府谷县,当地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回顾了黄河沿岸滩涂生态治理的工作过程。

黄河岸线惊现“私人菜园”

两年前,黄河府谷段沿岸滩涂还是另一番景象。东倒西歪的玉米秆、零零散散被砖石压着的盖布、用板子搭建的简易窝棚、浇地用的水桶……全部杂乱无章地散落着。

4月25日,府谷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王娇告诉记者,2023年2月,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在对黄河府谷段主干道生态保护情况例行巡查时发现,黄河城区段东起东门湾高架桥下河道,西至高速路引线河道,包括河滨路、新区下沉式公园以南的黄河沿岸公共场所以及滩涂地,已变相成为附近居民的私家“菜园子”。

黄河府谷段沿岸滩涂整改前情形(受访者供图)

“沿岸约十几公里,私自垅田种植的情况大量存在,大多数居民种植的都是供自家食用的玉米等高秆作物。”王娇介绍,居民所占用的滩地紧邻黄河主干道,考虑到行洪安全和生态保护等因素,该区域不可种植农作物,政府也未将其规划为耕地。在滩涂上种植高秆农作物,如遇洪水到来,容易阻挡上游漂浮物,削弱河道过水能力,影响河道行洪。此外,由于种植过程中还需对作物进行灌溉、施肥,也会进一步影响黄河水质。

后经办案人员调查了解,在黄河沿岸私自垅田种植的情况从2022年便已开始,垅田种植的行为都是城区居民自发形成。由于缺乏有效监管,2023年开春不久,已经有居民开始在上述地区清理秸秆、翻地松土,预备继续种植作物。

检方介入5个月清理1100余亩河道滩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及《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对黄河沿岸城区段私自垅田种植和乱堆乱放乱占等违法情形进行查处监管,同时由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向附近居民开展释法说理。

“此前行政机关已劝阻治理,但居民可能对滩涂种植作物的后果不明晰。”府谷县人民检察院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检察机关介入后,借助司法治理,附近居民意识到了种植行为影响的严重性,也有助于整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整改后的黄河沿岸滩涂已不再种植作物(极目新闻记者拍摄)

据了解,当地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履职,对上述地区私自垅田种植和乱堆乱放乱占等违法情形进行现场勘察,制定整改方案。共出动装载机10台、挖机2台、洒水车2台、倒渣车2台以及工人13人,清除构筑物70余处。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共清理河道约15公里,整理河道滩涂地1100余亩,绿化1056亩,修整排洪渠21条。

整改完成后,行政机关及时作出书面回复,并联合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多次进行“回头看”,再未发现有垅田种植的违法情形。

如今,沿着府谷县黄河路一路前行,可以看到滩涂上的苜蓿草绿意盎然,居民在临河公园悠然漫步,整改后的黄河沿岸已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