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伪证罪

2025-01-09 16:50:00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出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或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仅限于刑事诉讼中的相关人员,不包括单位。

构成伪证罪的特征包括:

主体:特殊主体,即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陈述是虚假的,但依然有意作出。

客体:复杂客体,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出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或翻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犯伪证罪的处罚分为两个档次: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