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千亿县”名单发布,内蒙古两旗上榜→

2025-04-22 10:14:00

4月20日

央视网发布

《全国“千亿县”名单发布,

这里为何多年霸榜!》一文中

提到了“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榜单

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

内蒙古2地上榜

分别是排名23位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2024年GDP达到1600.4亿元

和排名40位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2024年GDP达到1310.4亿元

这两座常住人口都不超过40万的小城

凭什么能在全国众多寂寂无名的县城中

摇身一变成为风光无两的“千亿县”?

“一煤独大”到“多业支撑”的蝶变

成为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

经济快速发展的不二法门


准格尔旗


地处黄河几字湾臂弯里的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凭借582亿吨的已探明煤炭储量

成为名副其实的“乌金之城”

早在2021年

这里的煤炭行业产值已突破千亿元

成为内蒙古首个“千亿煤炭产业集群”

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然而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

这座能源重镇并未止步于传统产业的辉煌

而是在发挥煤炭产业“压舱石”作用的同时

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通过延伸产业链等方式

实现煤炭就地转化

在准格尔旗,目前仅内蒙古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家,就已建成年产100万吨煤制甲醇和60万吨煤制聚烯烃项目,可生产近百种高端化工产品。准格尔旗如今已拥有现代煤化工企业8家,煤炭就地转化数量为3000万吨左右,随着准格尔旗的煤炭产业附加值不断攀升,实现了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清洁高效利用,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准格尔旗的GDP飞跃

还体现在非煤产业的发展上

这里储量惊人的高岭土资源,与充沛的煤炭资源相伴而生,而高岭土恰恰是制作陶瓷不可或缺的原料。10多年间,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内已集聚各类陶瓷产业项目18个,涵盖礼品瓷、日用瓷、陶瓷酒瓶、建筑陶瓷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被制成陶瓷的不仅有高岭土还有大量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依托国内知名专业团队,准格尔旗围绕粉煤灰、煤矸石、高岭土、尾矿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煤矿地区环境修复,组织开展一系列技术研究和实践,并将研究成果就地转化。在“硬资金”“软政策”的共同发力下,多个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落地准格尔旗,依托科技进行的产业升级已初见成效。


然而

准格尔旗的“神奇”

不止在于“乌金”变“白瓷”

还在于“乌金”变“布料”

在一家生产新材料的企业车间里,乌黑的煤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产出甲醇,甲醇通过进一步深加工,变为白色的聚乙烯、聚丙烯颗粒。这些白色的颗粒产品,不仅可以生产食品包装袋、行李箱、塑料管材等大众消费品,同时,高端应用领域涵盖了医疗、航空航天、安全防护、汽车工业和电子产品等多个方面。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

准格尔旗依托煤炭资源

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

实现了从传统能源基地

向高端材料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的经济转型

成为准格尔旗冲入“千亿县”的致胜法宝



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旗

是全国第三大产煤旗(县)

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地区

全旗已探明煤炭储量560亿吨

累计外送煤炭超30亿吨

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近年来

伊金霍洛旗着力改变

单一黑色煤炭产业模式

瞄准“煤头化尾”延伸煤基产业链条

全力推动煤化工等产业发展

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精深加工度

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结构

持续升“值”加“新”

位于伊金霍洛旗的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是世界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在这里,乌黑的煤粉送进生产线约24小时后,就被制成车用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特种油品等燃料,仅2024年一年,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就累计消耗原料煤321万吨,生产油品95万吨,销售额达71亿元。


伊金霍洛旗这座资源型城市的深刻变革

可不止停留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上

这座曾经依赖“黑色黄金”的资源重镇

如今正以“零碳生态”为密钥

开启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突围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

2022年

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

落地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

掀起发展“风、光、氢、储、车”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绿色工业革命

构建出零碳生态体系

最早落地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

远景动力鄂尔多斯电池超级工厂

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全部投产

每天可产电芯3万颗

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

工厂可实现100%绿电生产

2024年

内蒙古百川光热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零碳工厂认证

在生产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

曲面和平面反射镜过程中

绿电比例达80%

热力由绿电加热

超过90%的用水循环利用

真正实现多能互补绿色零碳

近年来,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不断引进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华景、隆基等10家,形成了集风能、光伏、光热、氢能、储能、新能源重卡等为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条,将绿色能源用来生产零碳产品,推动零碳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仅2024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新能源产值达到200.9亿元,实现翻倍增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


两座因煤而兴的县城

煤炭储量足够让它们富裕一时

但它们却拒绝“躺赢”

主动迈入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转型之路

不断探索产业升级方法

不断谋划产业多元发展

不断创新绿色转型模式

这些才是一座县城

得以跻身“千亿县俱乐部”的钥匙

来源: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